日本發生九級大地震後,核泄漏危機不斷升級,全球每天都在高度關注事態發展,因為大家都知道,在世界一體化的時代,每個國家都有機會受到遠方的災難波及,日本強震後的「餘震」,隨時可能以不同方式跨國界蔓延。
文︰何美樂 圖︰星島圖片庫
全球化+能源科技與環境+公共生+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主題:全球化帶來的影響與回應+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能源科技的影響+科學、科技與公共生+人際關係+能源科技與環境+公共生+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探討問題(按教育局指引)
‧全球化在不同國家之間或在一個國家內所產生的影響是相同抑或相異?
‧世界各地的人怎樣回應全球化?為甚麼?
‧內地和香港的社會應怎樣面對全球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為甚麼?
‧能源問題怎樣影響國際關係,以及國家和社會的發展?
‧能源科技的發展在甚程度上引起或解決環境的問題?
‧能源科技的發展怎樣影響能源的開發和使用?
‧社會各界、政府及國際組織在維持及推動公共生方面會面對甚麼挑戰?
‧現代社會的人際溝通方式如何影響青少年與他人的關係?
核危機掀全球恐慌
日本大地震後翌日,福島核電廠1號機組傳出氫氣爆炸事故,其後核外泄造成的輻射不斷升級,輻射物質不但已飄至東京,甚至可能擴散至整個北半球。日本核危機發展至今,至少對全球造成三方面影響︰
一、核電前景反思
福島核電站的泄漏事故,無可避免令全球核電發展蒙上陰霾。印度、德國、瑞士政府表示,會對現時運作和正在興建的核電項目進行檢討;德國在福島事件後,更即時關閉七座使用年期較長的核反應堆,並決定推遲三個月考慮全國十七座核電站要求延長服務期限的申請,隨後又表示會為加快放棄核能而努力。
至於世界核反應堆建設規模最大的中國,也表示會調整核電規劃和暫停審批新項目。世界各地的民間反核情緒,近日隨福島效應不斷升溫,促使人類重新反思未來核電的發展步伐和前景。
二、食物鏈受污染
核電廠外泄的輻射經空氣飄散,會直接污染泥土、海水及自來水,繼而進入整個食物鏈,威脅日本國民,乃至全球的食物安全。
由於福島輻射污染問題較預期中嚴峻,世界生組織在3月21日發出警告,表示對事態發展憂慮。目前在核電廠周邊地區生產的牛奶和菠菜,已被測出輻射超標,其後日本九個縣的自來水亦證實受污染。輻射污染食物鏈的問題可以禍延數十年,若證實日本更多水源和土壤受污染,整個食物鏈亦會受影響,一旦污染擴散,將會令世界對整體的日本食品,乃至製品安全失卻信心。
三、核輻射襲全球
國土有國界,空氣和海水則無國界。日本的輻射塵目前正向東擴散,據聯合國「全面禁止核子試爆條約組織」觀察,在全球設置的六十三個監察站中,已有十五個發現來自日本的輻射物質,當中包括遠至美國加州的監察站。專家估計,日本的輻射物會繼續向東飄散,橫越太平洋至北美國家,再經大西洋擴散至歐洲。核輻射擴散的不明朗發展,早前不但令鄰近地區的內地及港澳居民恐慌,觸發瘋狂搶購奶粉、食鹽等現象,就連美國亦有搶購碘片潮,反映全球對核污染的恐慌。
震斷全球供應鏈
日本是全球最重要的工業製造國之一,在國際分工中,掌握關鍵原料與產品,以半導體等電子材料為例,全球超過七成的電子材料都是由日本廠商生產。
今次大地震受災嚴重的地區附近,正是日本半導體製造廠集中地,受地震影響,當地的芯片、汽車引擎、發電機等電子配件生產廠關閉,令世界各地的電子產業和汽車業生產首當其衝受到打擊。另外,東芝、索尼、富士通等主要電子生產廠,近日亦因缺乏零件而關閉,受事件影響的,還包括設在中國等地的產品組裝工廠,影響範圍廣泛。
刺激環球通脹
日本是世界主要的電子產品製造國,去年日產的電腦、消費性電子和通訊裝置佔全球14%;地震破壞了日本產業的供應鏈,令日本汽車、鋼鐵、釀酒和造紙等行業大範圍停產,短期會直接影響相關產品因供應驟減而價格上升,刺激通脹。
另一方面,日本災後重建帶動的大量能源和資源需求,會同時推高油價,帶動相關資源價上升,為各地帶來通脹壓力。
旅遊業此消彼長
每年三、四月,正值日本櫻花盛開的旅遊旺季,但當日本接連發生地震、海嘯和核事故後,日本瞬間從旅遊勝地變成高危地區。地震發生後,中國、香港、台灣、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先後發出赴日旅遊警示,提醒遊客謹慎赴日,避免前往福島、仙台等災情嚴重的地區旅行。
日本人的災難反應
日本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強烈的九級地震,但地震發生時,城市秩序沒有失控,媒體沒有煽情的報道,日本國民也沒有表現出慌亂,反而是冷靜守禮,人人自律,為甚麼會這樣呢?
一、國民素質
‧九級地震發生後,雖然瞬間令日本交通癱瘓、通訊中斷,但日本人沒有因為災難而表現出恐慌。交通癱瘓了,乘客就在街道兩旁列隊,靜默地走路回家,沒有人大聲喧譁或抱怨。
‧每當餘震發生,人們就迅速走到廣場、學校等地方暫避,當人潮散去後,道路沒有留下半點垃圾。
‧災區物資匱乏,但居民仍能平靜地在超市前輪候數小時才入內購物,未見任何搶掠、插隊等場面。
日本人冷靜的表現,令世界印象深刻,這是因為從小開始,日本人就受到認真的防災教育,明白臨危不亂的重要。另一方面,也因為日本人自小就受到「不該給別人添麻煩」的教育,因此不用他人維持秩序,人人亦會自律忍耐。
二、媒體表現
地震、海嘯、核泄漏危機,日本傳媒在處理這場世紀災難時,亦表現得如日本國民一樣理性、克制。
從地震發生的一刻,新聞媒體立即跟進各地的受災情況。據日本學者觀察,相比起十六年前阪神大地震時的表現,日本傳媒的處理更成熟,沒有把鏡頭過多聚焦於煽情畫面,不刻意捕捉災區倖存者泣不成聲的鏡頭,而是自律地扮演資訊傳遞的重要角色,讓國民可即時獲得災情消息。例如電視台直播時,如發現有求救的災民,會在鏡頭前詳述災民的位置,讓救援人員把握到即時的求助訊息。
三、防災教育
日本人自小接受防災教育,每個家庭、學校、公司,都時刻備有防災救生包,政府亦規定每個社區定期進行防災演習,由於平日有認真進行訓練,到了真正遭遇地震時,便能沉應對災難,因為有充足的演習和知識,日本人才能在災難前臨危不亂。
相關概念:國際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國際分工是指世界上各國或地區之間的勞動分工。
由於現代社會的通訊和運輸成本已大幅下降,跨國企業可將不同地區的生產優勢納入分工鏈上,以降低成本,增加產品的競爭力。
理論上,國際分工可達到互利互惠的目的,因為各國擁有不同的資源優勢、技術水平,國與國之間存在成本上的「比較優勢」,彼此均有機會發展出自己具優勢的產業,然後通過在世界市場交換,取得經濟利益。
但實際上,由於各國經濟發展水平不一,發展中國家的分工優勢大多集中在自然資源和低廉勞動力方面,發達國家則利用自己在科技研發及資金方面的優勢,把發展中國家的資源以低價納入其生產上,形成一種不公平的國際分工,及被視為對發展中國家的資源剝削。
相關辭彙
‧核廢料 Nuclear waste
‧能源危機 Energy crisis
‧核污染 Nuclear pollution
‧核電廠 Nuclear power plant
‧互相扶持 Mutual assistance
‧環境災難 Environmental disaster
‧經濟一體化 Economic integration
‧環境污染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全球生產鏈 Global production chain
學習教材:核危機下 人人自危(資料回應題)
先看以下資料及漫畫一、漫畫二,然後回答問題。
Mind Map:日本福島核危機對香港的影響 |
漫畫一 | 漫畫二 |
世說,日本進口食品遠多於出口,甚至連大豆等主要日本食材也來自進口,不過,日本也有出口水果、蔬菜、奶類食品和海鮮等,每年出口量約為二十萬噸。日本食品的主要出口市場是香港、美國和中國。
日本文部科學省星期日公布福島災區附近九個都縣的自來水檢測結果,發現��木縣和東京都的自來水含放射性碘和銫,群馬、埼玉、千葉、神奈川、新潟也檢測出含放射碘,福島和茨城較早時在自行調查中已檢測出含放射碘,共計九個都縣的食水都受到污染,但據稱都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資料來源︰2011年3月22日《星島日報》A1
多角度思考
1.試解讀漫畫一所表達的意思。
2.參考漫畫一及資料,分析漫畫中出現的危機對香港造成的影響。
3.試解讀漫畫二所表達的意思。
4.漫畫一和漫畫二有何關係?當中可反映港人的甚麼心態?
延伸回應題
先看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市民對於日本福島核危機的反應,也許從科學知識而言是毫無根據的恐慌;但要知道,社會的恐慌情緒,從來都不只是科學知識的考量。社會的危機意識的醞釀,在於大眾是否感到有一種前所未有、超越生活習慣和常識的問題。日本擁有豐富的抗災經驗,日本人對於災難應變訓練有素,故此即使面對地震、海嘯和核危機三重衝擊,仍能大致保持社會秩序,這的確是難能可貴的。反觀香港和內地不少城市,災難經驗不如日本,民眾亦缺乏應對大規模災害的訓練和教育。以一個經常面對天災威脅、人民從小到大都時刻警醒災難應變的社會的抗災表現,來衡量另一個鮮有災難來襲的社會對於核危機的反應,是一個公平的比較嗎?
在福島核危機爆發初期,就連日本官方和媒體也似乎顯得未能充分掌握災情和資訊,以致一度予外界藥石亂投的感覺,就連國際專家對於日本核危機的影響範疇和嚴重程度也各說各話;再加上傳媒鋪天蓋地的核危機報道、繪聲繪色的頭條和標題:甚麼「東京大逃亡」之類的,作為一個尋常百姓家的香港市民或內地民眾,看見此情此景,難道就連驚惶的權利也沒有?
當社會出現驚惶的情緒,一些不符合科學知識的集體行為便會出現:既然核危機問題可大可小,那便有備無患,買點碘片罷──但碘片卻不是在香港可以隨意大量買到的,於是食鹽便成為了碘片的替代品,成為民眾求個安心,一時間大量購入的「防輻射」食品。
當然,對於那些刻意散布謠言、抬高鹽價,以至乘亂售賣假碘以圖利的害群之馬,社會定要予以最嚴厲的譴責、施以刑罰;但對於大部分其實只是希望保障個人及家人健康,在面對核危機初時資訊不明、專家各說各話、政府又尚未說明「食鹽難以替代碘片」的情況下,希望多買些鹽來買個安心的市民,輿論及網民實在不必要予以訕笑苛責、百般嘲弄。而更重要的,是香港及內地社會也要藉今次機會,檢視防災及災難應變的普及教育工作,使兩地的民眾多多熟習社會的防災應變計畫,做到有備無患。
資料來源︰〈不應苛責盲搶鹽市民〉(作者︰史泰祖)2011年3月22日《星島日報》
多角度思考
1.作者對於市民搶鹽的現象有何評價?作者認為搶鹽事件有何值得港人反思的地方?
2.「當社會出現驚惶的情緒,一些不符合科學知識的集體行為便會出現」。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試舉例說明你的觀點。
3.你認為哪些人該為今次的搶鹽事件負上責任?
4.試探討本地傳媒在搶鹽事件中的報道手法及其扮演的角色。
建議答題方向
4.
‧報道手法︰
可通過比較不同報章在報道事件時,選取的標題、用字、圖片、訪問對象、描述時的語氣及內容側重點等,分析本地傳媒在報道事件時的報道手法是否中肯或誇張、是否帶有既定立場(例如嘲弄訕笑)、有沒有為現象提出反思等。
‧傳媒角色︰
部分傳媒在報道連日以來的日本核輻射危機時,以煽情譁眾的「末日」、「浩劫」、「世紀逃亡潮」等聳動字眼描述,無形中加深了部分只對事件有片面認知的港人對事件的集體恐慌。
參考資料
‧日本地震專題
http://news.china.com/focus/rbdz2011/
‧日本地震新聞專題
http://www.hkheadline.com/news_topic/index.asp?id=262
‧東日本大地震災情網路中心
http://gbjp.tw/
載自2011年3月30日《星島日報》《S-file通識大全》